人物介绍

        谢广明,男,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,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、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。现担任中国仿真学会机器人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主任,是多个国际国内期刊的主编、编委。主要研究复杂系统动力学与控制,智能仿生机器人与多机器人协作等,发表SCI论文百余篇,2014年起连续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,获得十余项发明专利,主持国家一流线上课程《魅力机器人》,是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的创立者,曾接受包括《新闻联播》在内的多种媒体报道和专访。

          01“机器人-下一代产业新浪潮” 

       我们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机器人,现在智能制造最好的体现就是机器人,机器人也非常热门,这个热度不仅仅在学术界、产业界,同时给社会生活也会带来一些改变。现在人类社会进入了机器人时代,这个论证是学术界给的一种提法。我们回顾人类历史,最早人类学会用火,熟食降低了肠胃负担,让大脑获得更多能量。然后人类发明和开始使用机器,慢慢进入信息技术的发展时代。信息技术我们分为三波浪潮,最早是6、70年代模拟信号浪潮,标志性产品就是电视机、录像机。80年代出现第一波数字信号浪潮,标准的产品是个人电脑,也成就了微软、英特尔、IBM。90年代第二波数字信号浪潮,标志产品是互联网,特别是移动互联网。学术界分析到了新世纪下一波浪潮就是个人机器人。

不光是学术界,产业界也有这种看法。2007年,比尔·盖茨做了一个预言,今后30年个人机器人将复制个人计算机的发展之路。现代计算机1946年发明,那时候它跟一座房子一样大,只能用于国家的大型工程和军事计算。但之后,从真空管到晶体管到电子管、集成电路越来越小,功能越来越强大,成本越来越低,而且它的通用性非常好,真的颠覆了各行各业。比尔·盖茨表示我们也无法预计将来的机器人长什么样,但给人类带来的改变不亚于过去计算机的影响。为什么比尔·盖茨重视这件事情,因为微软赶上了第一波数字信号浪潮,但是互联网的时候它错过了,被谷歌和中国的腾讯阿里等超过。实际上,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也纷纷在布局机器人。

教育界也同样带来变化,产业蓬勃发展需要人,机器人工程建院、建系非常多,现在国内高校都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。北京大学是2020年成立了先进制造与机器人系,算是比较晚得了。因为确实很需要人才,当时我们建了一个专业叫机器人工程,很多学生报这个专业,因此学院成立一个系进行人才培养。

02“无处不在的神奇能力”

      现在机器人无处不在。大家知道的是机器人在工厂造汽车,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,如果汽车企业没有机器人的话很难想象如何完成造车工作。农田插秧、公共场所、私人场所等服务场景,各行各业都需要机器人。机器人除了可以代替危险、枯燥、单调的体力劳动,在脑力方面也在迅速发展,比如说下棋、打牌、创作诗词,琴棋书画;文科的写新闻、做法律协助、理财、作品设计都在用机器人,非常广泛。前两年有个新闻,机器人甚至可以做科研。做化学实验很危险,反应设计很复杂,现在机器人可以独立完成,它可以选择做什么样的实验,可以设计并实施,不需要休息,24小时一直做实验,最后自动完成实验报告。

从物理空间来讲,我们希望上天、下海,登上月球、火星,现在机器人都已经完成。有人的地方就有机器人,没人的地方也有机器人。机器人是各方面技术的集成,技术层面都在不断发展,我们把这些能力集合在一起形成的综合能力就是机器人。

此外,机器人和人体工学可以紧密结合:比如说一个弱小的女子穿上一个外骨骼就会变成一个大力士;肢体残疾可以安装一个智能假肢;检查胃镜、肠镜非常痛苦,现在有了胶囊机器人可以进入肠道检查;还在研究微纳机器人,可以进入血管局部施药治病。

      我们喜欢看《西游记》,只是觉得这是神话传说。但将来机器人很有可能是让我们人类成为神话人物的一个实现途径。比如说千里眼,我们现在有了夜视仪,夜里也可以看得很远。

03 “智能仿生设计-以水下仿生机器人为例”

      刚才讲了机器人技术非常广泛,我们不可能全面去做,只能找到其中一个点,找一个我们认为有发展前途,值得去做的有突破的点。我们的实验室叫智能仿生设计实验室,我们有三个关键词,首先是“智能”,这是技术发展的趋势。我们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智能仿生机器人、机器人创新设计与应用、仿生集群协作、复杂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等。其次是“仿生”,我们认为仿生是技术发展的思路。自然界有很多生物已经存在了很久、已经适应了环境和状况,我们向其学习,这是一个研究思路。最后是“设计”,我们希望不光是在做研究能发出好的论文,同时希望做的机器人可以解决实际的问题。这就需要工业设计和商业设计的过程,因为一个技术不能仅仅变成一个产品,它需要相应地去做对接。希望我们研究能够“顶天”,就是做好课题,然后“立地”,解决实际问题。

      我们现在聚焦水下仿生机器人。十八大提出了要“建设海洋强国”,十九大提出了“加快建设海洋强国”。经略海洋、装备先行,我们要配套相关的设备去持续地做这件事情,海洋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场景,机器人在里面大有可为。

水下仿生机器人,不是传统的水下机器人。我们希望从原理上创新,即创新模仿自然界的水生生物。除了军事用途,民用方向也有应用。比如我们与三峡大学合作,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生态问题。现在长江里一些种类的鱼类面临灭绝,原因是人类建的大坝。尽管大坝发电使人类受益,但是鱼类无法去上游产卵。新的建坝方案,会专门修一条鱼道在大坝的一侧,让鱼能够洄游。但是河面幅面太宽,鱼群很难找到入口。水利专家曾尝试声光电刺激,将鱼引过去,发现效果不理想。现在想尝试通过机器鱼把它们引过去。机器鱼在前面走,后面会有真鱼跟着走,机器鱼起到一个引领带头作用。

我们研发的机器鱼2012年、2014年都去过南极和北极做过测试。我们还创立了一个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。通过发文章申请专利可以促进机器人技术进步,通过比赛,能够对技术进行一个直接对比,加速技术的进步。现在我们的竞赛题目很多来自于实际需求,比如说海底管道巡检、海产捕捞、垃圾收集等。

      讲到落地,2016年我的一个博士生说希望拿机器人去创业,因为当时大疆做得非常好,在国内市场有绝对优势,他说我们做一个可以拍照的水下机器鱼。我说这个难度比较大,技术不好解决。他以我们实验室一个仿箱鲀的机器鱼为参考,简化掉胸鳍,前面加了一个4K高清的摄像头,打造产品成功创业。参加了拉斯维加斯的CES展获得创新奖,布局了国际化市场,这是水下仿生机器人产业应用典型案例。在军事国防、应急搜救方面都很有前景。

04“不是颠覆才为创新”

        我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会经常举两个机器人案例,一个是中国普通农民发明的刀削面机器人,一个是Boston Dynamics公司的仿人机器人,这是美国MIT教授创立的一家公司。我拿这两个做对比:哪一个先进?肯定是Boston Dynamics先进,但是哪一个能盈利呢?现在反而刀削面机器人。Boston Dynamics的机器人非常先进,它可以后空翻、跳街舞等,但是一直找不到实际落地应用的地方。当时Boston Dynamics先被谷歌收购,估值几十亿,后来软银收购,现在是韩国现代收购了它,它已经转卖了三家,一直找不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落地场景。买一台Boston Dynamics机器人60万人民币,你不能当成一个玩具在家里面放着。Boston Dynamics希望把技术做到极致,先不管应用,这种发展路径也是需要的。

相比较而言,刀削面机器人可能外形不重要,它的主要特点就是能够复现一个简单的动作——可以把面削下来。现在北大食堂基本上都是机器人做刀削面。它虽然看上去朴素简单,但是确实解决了实际问题。机器人行业发展的过程中,这两条路都要走,才能推动机器人行业的创新发展。

        机器人技术真的非常重要,发展得非常快。这不仅仅需要我们做科学研究的人去推动,也需要行业一起来推动,这样才能让机器人的发展更快落地,加速它的创新发展,从而推动社会进步。

 

来源:

 北大创新评论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zI3MjczNDA5MA==&mid=2247539426&idx=1&sn=c0d76d48a60134ef9422c25371c0f351&chksm=eb2c1807dc5b9111ae36527568ec8fcced89d6e16b9da26204b5f1818d832a56774ad5687833&scene=27